2020年最后一個月,依然有相當多的重點產業項目進行簽約和開工,另外越來越多的產業地產企業注意到參投產業投資基金的優勢。
企業的步伐并未減慢,繼續有重大項目進入開工狀態。由于受“雙十二”、圣誕、元旦等電商活動和節日因素影響,物流倉儲市場持續向好。
產業地產企業的盈利能力普遍受到疫情影響,主要圍繞兩點:一是房地產交付結轉大幅減少;二是因租金減免或優惠政策導致的收入減少。
產業地產公募REITs月內錄得進展,東湖高新成為國內產業地產行業首個公開披露園區資產公募REITs方案的企業。
上半年產業地產企業盈利下滑主要源于房地產交付結轉減少以及減租措施,相信這部分影響會在下半年逐漸消退。
月內,各產業地產企業繼續簽約重大項目,以及推動線上線下結合相結合的招商工作。有更多的企業與金融機構達成戰略合作,希望拓寬自身融資渠道。
4月,各產業地產運營商的簽約及開工逐步恢復正軌,招商引資也在提速,且項目涉及領域明確,側重于涉及“新基建”及高端醫療技術領域。
3月份收并購與投融資熱度不減,疫情的到來掀起了物流無人配送的投資熱。本月有多家涉及物流智能化、信息化的企業獲得了新一輪投資。
疫情帶來的影響逐漸減小,產業園區的經營狀態逐漸恢復正常,日前停滯的招商引資也再度被提上了進程,“項目簽約”無疑是本月度的關鍵詞。
2020年多家物流公司發布上市計劃,除了吸納資本發展自身物流規模外,也將投向遠未飽和的物流行業子賽道。
產業地產前期投入資金量大、開發周期長、資金回流慢。除了IPO和資產證券化外,企業必須另辟資金渠道。預計未來產業基金背后將會浮現出更多的險資背影。
除了市場激烈角逐之外,現階段部分物流企業面臨業務渠道和應用場景缺少,運營商面臨人力和倉儲成本上升的壓力等問題,整個物流行業迫切需要整合資源,做到協同高效率發展。
面對商機與挑戰,企業間將通過更加靈活的合資、入股、資產整合優化等形式,發揮各自獨特優勢,協同發展。未來物流地產將會顯示出百舸爭流的局面。
2019年,大灣區規劃、政策調控、貿易摩擦是產業地產發展的宏觀剪影,這一年產業地產將面臨嚴峻考驗,但同時也將迎來重大發展機遇。